紧抓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完善“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长效机制,率先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进行突破,最大限度地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集聚。扩大中心城区建设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成为承载农业转移人口的核心载体。加快牛屯、白道口等重点镇建设,成为集聚人口的重要补充。
——建立城镇建设多元化融资机制。在争取上级资金和本级财政资金的基础上,积极采用“PPP”模式,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引导社会资金通过直接投资、与政府合作投资、政府购买服务,以及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基金、股票等形式,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建设和运营。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农业转移人口有序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推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与进城农民工新农合高效衔接。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建设包容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