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2-13
作者:
来源: 县政协提案委
 

办理情况:B  

 

滑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11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张瑞丽委员:

提出的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答复如下:

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现将您提出的具体改革内容落实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情况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国家和省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有关规定,我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第一轮承包时间151983921日到1998920日;第二轮承包时间301998921日到2028920日;因为1998年土地承包时手续不健全。

2015年起按照上级的部署,滑县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2018年,滑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任务,确权到户面积1880685亩,占二轮土地承包合同面积的100%。村组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293683户,占有确权任务户数(297096户)的98.85%,确权登记293683户,占应登记户数的100%,政府发放证书293683份,占有确权任务户数的98.85%,占应发放证书户数的100%。全县纸质档案资料全面完成扫描,电子档上交县档案局归档保存,一户一档和综合类档案纸质资料也全部上交县档案局归档保存,乡镇档案和村级档案全部移交乡镇归档保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我省三轮土地延包工作的试点在驻马店市,滑县并没有承担试点任务。

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一)建立农村集体组织

2018年以来,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一是开展了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基本摸清了村集体家底,并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公开公示,出台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防止了资产流失。截止2023年底,全县农村集体总资产29.14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3.33亿元,占比45.7%;集体土地总面积234.29万亩,其中农用地203.57万亩(含未承包到户耕地5.76万亩)、建设用地28.93万亩。二是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指导意见,开展了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全县共界定137.9万人、41.3万户,三是对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进行量化,赋予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占有权、收益分配权。四是建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制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按照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监事长,颁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规定,赋予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集体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生产发展与服务、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等职能,全县共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1017个。

(二)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

摸清农村集体家底,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石,2018年以来,在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核资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掌握村集体资产变化情况,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不流失,管理规范化,确保村成员收益,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工作部署,每年开展一次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对全县23个乡镇(街道)、1019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截止到2023年年底,全县资产资源情况如下:

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总额291413.57万元,比上年度增长4.3%,其中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额208013.08万元,比上年度增长6.97%,村级平均资产204.13万元。全县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总额133319.82万元,比上年度增长3.78%,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45.75%,其中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资产总额54314.42万元(其中扶贫形成的经营性资产20129.3万元),比上年度增长12.93%,村级平均经营性资产53.3万元。全县有经营性资产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58个,占比25.32%,比上年度提升了3.44个百分点。

全县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共计234.5万亩:农用地203.78万亩(其中未承包到户的5.76万亩),占集体土地总面积86.9%;建设用地28.93万亩(其中商服用地0.12万亩、工矿仓储用地0.42万亩),占集体土地总面积12.34%,宅基地21.79万亩,占建设用地75.32%

三、开展农村三变改革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一)确定试点村

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在全县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目前全县共有23个试点村,其中市级试点村3个县级试点村20个。

(二)三变模式

由于我县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县,村集体发展资源禀赋主要以土地为主,根据实际,在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现状,遵循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以以下方式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工作。一是农民以土地流转、入股(保底+分红)两种方式与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开展股份制合作,实现资源变资产;二是将县财政扶持奖补资金(县财政资金900余万元,)量化到每个村集体成员,通过合同或协议形式投资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实现资金变股金;三是农民以自有耕地或资金,通过合同、协议方式,直接投资入股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其他经营主体,或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投资到其他企业经营主体,实现农民变股东。

(三)三变经营方式

村集体利用上级扶持资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如:八里营镇西草坡村,利用上级扶持资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服务村集体流转土地+农民入股土地750亩同时,又对周边村开展社会化服务,西草坡村共有128农户入土地股,村集体投入3间房屋、850平方粮仓、4台拖拉机、2台小麦收割机、1台玉米收割机、1辆铲车、1辆运输车入股到了经营主体,农户自有资金入股21万元。2023年分红52.1万元,目前共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加50余万元。又如:桑村乡路金德村,村集体和农户共投入320亩耕地、60平方米房屋、一辆95型拖拉机等入股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主体。上级扶持资金投入10万元,村集体和农户自有资金入股40万元,共有210农户入土地股,目前共分红30余万元,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2万元。

(四)三变投入情况

23三变改革试点村集体和农户共投入12807.7亩耕地、2037平方房屋、850平方粮仓及粮库一座,车库一座,56台设备等入股到了经营主体;共整合用于增资配股的各项财政资金达到900万元,村集体和农户自有资金入股951.32万元;共有1161农户入股,入股142.14万元万及57.01亩地;共有34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村三变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28个,专业大户21个。

截止目前,全县23三变改革试点村共分红146.889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7.5238万元。

四、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情况

(一)基本情况

滑县原有行政村1019个,2019年以来,经行政村规模调整和撤村建居后,现有村(社区)744个(其中行政村713个,社区31个),村干部4400人。滑县属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中青年外出就业经商,人才流失严重,加之村两委干部待遇保障相对较低、基层事务繁重、岗位吸引力弱,村干部人难选问题突出。去年以来,滑县以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提早谋划,提早物色,大力优化干部队伍,选出了一批年富力强、作风过硬、敢闯敢拼的村级干部队伍,选优配强领头羊队伍,给乡村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和新活力。

(二)持续优化村级干部队伍

为扩大选人视野,优化干部队伍,按照省市关于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有关要求,我县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意向人选物色工作的通知》,指导乡村两级通过组织推荐、民主推荐、自我推荐等三种方式充分酝酿意向人选鼓励引导动员有回乡意愿、有带富能力的优秀大学生、乡贤能人、退役军人、优秀村民代表等参选村干部。实现了平均年龄下降及干部总数下降,村级干部结构更加合理,队伍更加精干,素质明显提升。

(三)完善村级干部队伍管理相关制度

结合这几年一直推行的农村干部星级评定、两委干部年度考核等措施,县委组织部经过反复修改和征求意见,出台了《滑县农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通过目标管理、动态考核、奖惩保障等措施,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绩、奖、罚相统一的工作机制。《办法》分别从村干部的日常管理、考核办法、报酬结构、奖惩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建立村干部在岗管理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目标承诺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公开制度农村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将村干部报酬分为基本报酬+星级津贴+奖励报酬三部分,实行干部表现与工作报酬挂钩。《办法》的推行让全县村干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四)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工作

加强乡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持续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全员大轮训,围绕政治理论、基层党建、乡村振兴、集体经济、民族宗教、财务管理等内容,对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000余人次,其他村(社区)两委干部4000余人次。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寻找身边典型 讲好党建故事先进典型选树学活动,培育一批最美党员”“头雁书记”“先锋干部”“堡垒支部等各类典型。

五、长效机制建立情况

(一)宣传引导

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重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2024年以来,我们在县电视台录制播放农村人居环境电视专题片35期,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好做法、好典型;印发宣传页10000份,宣传版面(简易)500个,形成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开启村内大喇叭,宣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

(二)建章立制保长效

美丽乡村建设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需要共建共治共享。我们总结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16项制度,印发了《滑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汇编(试行)》,要求各乡镇(街道)充分消化吸收,结合自身实际,具体制定自己的长效机制。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村民、村干部包坑塘、包村内林地等方式,实行胡同长、片长、街长等制度,进一步明确村两委干部、保洁员、公益岗的职责和责任区域,清理村内房前屋后杂草、杂物、污水、广告等,保护绿化苗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积分制管理全过程,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活力,形成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整治成果群众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六、财政资金扶持情况

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本着集中财力办大事思想,2024年,滑县计划利用3千万元专项财政资金,对高平镇西起寨村、牛屯镇王村、牛屯镇程坡寨等10个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进行重点打造,补齐村内短板,利用村自然要素,打造一批具有传统乡村文化美丽乡村。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电脑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2 20: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