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情况:B
滑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06号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耿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一)强化监测,指导科学防治
滑县今秋新建4个病虫监测点,运用佳多农林ATCSP物联网系统进行监测,累计安装自动虫情测报灯23台、高空测报灯1台和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1000套,并安装昆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1套,大幅度提高对病虫害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县植保站和8个乡村测报基点坚持按时调查,并适时普查,结合气象预报及病虫发生条件综合预测。
(二)大力推广绿色植保技术
一是加强新农药使用技术示范推广。针对小麦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结合省植保站试验示范安排和示范区建设,先后建立了2个拌种试验和1个绿色防控示范区,分别采用了不同优质拌种剂进行拌种效果试验,并在白道口镇刘家营村建立了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拌种防治茎基腐病示范区,示范带动了茎基腐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对草地贪夜蛾加强监测,一旦发现立即使用推荐药剂开展防治并及时开展药效调查,积累了防治经验,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和丰产丰收。
二是推广应用高效植保机械。我局多年与植保服务组织合作,通过开展试验示范、宣传培训、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动了植保无人机、电动喷杆喷雾机、电动高压喷药机等高效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目前,全县拥有植保无人机200余架,电动喷杆喷雾机100台,电动高压喷药机150台。
三是持续推进统防统治。今春利用县级财政资金200万元购买一喷三防药剂、飞防服务等方式大面积开展统防统治,带动全县迅速掀起群防群治,遏制了病虫害扩散蔓延。在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重大防治关键期,县农业农村局于4月28日在枣村乡白马坡高标准农田召开了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现场会,随即对枣村乡、白道口镇白马坡高标准农田,留固镇、老店镇、焦虎镇、瓦岗乡等高标准农田及优质麦种植基地、种粮大户开展了无人机统防统治,4月30日至5月6日,累计飞防14.7万亩,飞防亩用药量60毫升较常规亩用药量130克减53.8%。同时利用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11万元采购了一喷三防药剂,重点对小麦种子繁育区域、优质麦基地及种粮大户等21.1万亩进行发放,5月12日—15日发放完毕,各乡镇督促随即开展了统防统治,亩用药量75毫升较常规亩用药量130克减42.3%。大面积统防统治不但提高了防治效果,而且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农田面源污染,同时也有力地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及时开展群防群治。
(三)强化培训指导,提高农民安全用药
在农业生产中,滑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广泛开展了秋作物病虫防治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群的防病治虫的减灾意识。同时结合“百人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科技扶贫”、省站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等培训活动,及时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集中或巡回培训,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组织农技专家服务团及时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并发放技术明白纸,使科学用药技术得以广泛地应用。
(四)建立试验示范,树立减药控害样板
多年来滑县在留固镇程新庄建立了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融合示范区和绿色防治示范区,示范区采用吡虫啉+苯醚甲环唑进行拌种,并大力推广应用。据调查,使用吡虫啉拌种,整个生育期不用使用杀虫剂防治蚜虫,大大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
(五)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
一是大力开展种子包衣或拌种。近年来,经试验示范,小麦、玉米、花生在播种前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拌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特别是小麦玉米用含有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新烟碱类药剂拌种,能推迟蚜虫发生时期,减轻发生程度;玉米用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混合拌种,能控制玉米苗期灰飞虱、蓟马、二点委夜蛾等害虫,确保幼苗健壮生长发育。常年全县小麦包衣或拌种面积175万亩,玉米包衣全覆盖,二次拌种面积50万亩,花生拌种35万亩。做好种子包衣或拌种,不但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也减轻了病虫发生程度和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滑县近年来借助项目实施,通过政府采购氯虫苯甲酰胺、芸乐收等低毒高效新型农药,建立示范区示范引导,使用低毒高效新型农药已深入广大农民心中,高效低毒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阿维菌素等得到广泛应用,芸乐收、吡唑醚菌酯、氟环唑等高效杀菌剂也得以普遍使用,不但保障了夏秋粮丰产丰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六)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
一是秸秆肥料化利用。滑县秸秆肥料化利用现有模式主要以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为主,有少量秸秆生产有机肥。2023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用量为138万吨,直接还田率76%。二是秸秆饲料化利用。滑县走“以秸草代粮、用秸草换肉”之路,牛存栏3.7183头万头、肉羊存栏16.3196万只,2023年全县秸秆饲料化利用18.5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20%以上。其中,种植优质饲草料全株青贮1.9665万亩,4.9124万吨。三是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产生的草木灰是高品质钾肥,可以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我县依托滑县长青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转化利用秸秆燃烧发电,年消耗秸秆量30万吨以上。四是秸秆原料化利用。我县因地制宜发展秸秆原料化生产,主要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桑村乡子赠稻草加工有限公司和风存草制品加工厂以小麦、玉米秸秆为原料加工草帘、草支垫等,远销省内外。2023年原料化利用量0.4万吨左右。
二、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品牌是质量、是标准、是效益。近年来,我局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为基础,努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新三品”,促进农业质量效益提升。截至目前,我县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46个,其中绿色食品41个、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
我局将持续实施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三品一标”品牌建设。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小麦、玉米、花生、红薯、小杂粮、果蔬、食用菌等主导产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印制成技术小册子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肥料,让生产者有标可循。二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辖区内规模较大、效益较好、运作较为规范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加快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三是大力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围绕粮、油、菜、果等特色产业,制定奖补政策,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积极申报以绿色食品为主的“三品一标”农产品,“三品一标”基地面积要达到耕地面积的40%以上。
三、关于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目前全县已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培育力度,帮助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项目等。下一年争取培育2-4家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布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利用网络、电视及农业展会等渠道,扩大市场认知,唱响“滑”字品牌,并不断提升品牌效益。
(二)农产品加工方面,组织企业参加农洽会、丰收节等活动。一方面,对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及产品进行宣传及展示,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让企业开拓眼界,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此外,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企业还可以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以及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
(三)在五星支部产业兴旺星创建方面,对“产业兴旺星”创建村从项目扶持、信贷政策、用地政策等多方面加大倾斜力度。优先推荐创建村申报市、省、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对创建村市场基础好、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品牌进行重点打造和宣传推介,带动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协调各专班单位,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项目,集中向创建村倾斜。
(四)持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一是扶持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重点发展加工及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要想方设法上加工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切实做强、做优、做大企业。二是引导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优势互补和多方共赢。
(五)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依托乡(镇) 1个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提升原料基地、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设施装备水平,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业活跃的乡村产业体系,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创响我县“乡字号”“土字号”品牌,示范引领城乡融合发展,2023年争取成功建设1—2个省级产业强镇。通过产业强镇建设创新产业组织方式,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户联合建设基地、贮藏和加工车间等。
(六)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纵向延伸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我县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加工转化率较低,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在纵向上推行产加销一体化,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一系列积极行动,健全完善农业的产业链、就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效益。
四、关于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介滑字号品牌农产品。
发挥道口烧鸡、老庙牛肉等传统品牌优势和农业大县、中国小麦第一县的名片优势,实现传统品牌和名片效应。突出重点,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筛选产品质量好、市场基础好、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品牌,重点进行打造(如:利生、华健面粉,思乡愁杂粮),形成拳头、精品、知名品牌,做优、做大、叫响。积极引进名牌,鼓励企业引进同行业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借船下海,加快进入大市场的速度。
积极组织我县优秀绿色食品企业参加河南省绿色食品宣传主题宣传活动,“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河南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河南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安阳市农民丰收节”“滑县农民丰收节”等全国性或区域性展会。进一步提升了我县滑字号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推动滑县农产品走出河南、走向全国。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