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7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2-20
作者
来源:
县政协提案委
杨帅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文旅融合背景下滑县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一个古老而闻名的大县。全县辖15镇,5乡和3街道,1781平方公里,总人口150万。滑县木版年画于2008年6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出于该县的慈周寨乡前二村、前一村、林头村、老店乡马兰村、八里营乡关寨村等10多个村庄。如何保存这项古老艺术的历史价值,激活木版年画新的发展市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一、木版年画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在县政府、县文广体旅局、保护单位、传承人等共同努力下,滑县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也取得了相应成绩。完成编印《滑县木版年画保护计划》;印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滑县木版年画》集锦、《滑县木版年画精品图录》;制作木版年画创意创新设计汉字艺术、百家姓、十二生肖知识等百余块;建设并提升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木版年画专题馆)场馆建设,利用AR、VR、全息影像等技术数字化提升了木版年画展示,为滑县木版年画的展示传播提供了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不断加强非遗传统文化与群众生活的链接;利用节庆假日组织开展展示活动,搭建滑县木版年画宣传展区,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滑县木版年画进乡镇”“滑县木版年画进社区”“滑县木版年画进校园”等活动百余场,展示滑县木版年画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现场演示印刷过程等,使广大人民群众近距离接触、体验、感受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木版年画传习培训班”,通过“通识课+实践创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学员的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技艺水平,更好地促进传统木版年画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年画传承人在抢救整理古版、年画及创新精品、授徒传艺等方面都做出了大量工作。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几十次,提高了滑县木版年画的影响力。
二、创新传承人建设模式,扩大人才建设队伍
1.保护单位滑县文化馆每年组织“木版年画传习培训班”两期,培训学员40人,授课老师通过“通识课+实践创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学员的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技艺水平,更好地促进传统木版年画艺术融入现代生活。
2.国家级传承人韩建峰每年开展学员培训,并传授学生10余名,配合保护单位录制滑县木版年画培训专题教程,为高校师生开班教学,不定时长期开展滑县木版年画进千村活动。省级传承人耿建社开展传习工作,教授学徒9人,积极开展木版年画进校园活动,并在道口古镇开展研学活动,接待各级学生、高校学者、外国友人。
三、提高滑县木版年画产品的设计制作整体品质
1.保护单位印制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滑县木版年画》集锦3000册,制作了木版年画创意创新设计汉字艺术、百家姓、十二生肖知识等百余块,对滑县木版年画的传统版面品种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创新,加入新元素,注入新活力。
2.国家级传承人韩建峰常年保存的古版及古版画题材500余种;省级传承人耿建社抢救、改造和升级了二十四孝画册、文状元图、门神图、扇面图等一批年画精品。
四、拓宽滑县木版年画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
1.提升展示平台。古镇已安排两处木版年画展馆,大运河研学基地安排有研学教室,利用AR、VR、全息影像等技术数字化提升了木版年画展示,为滑县木版年画的展示传播提供了平台,全年接待人数超过3万人次。
2.搭建宣传平台。组织开展“2020年文化遗产日暨滑县非遗购物节”“2023年文化遗产日暨滑县非遗购物节”“2024年文化自然遗产日”“中国·道口锡器文化节”等活动,搭建滑县木版年画宣传展区,进一步扩大滑县木版年画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参加专题活动推介展示。开展“滑县木版年画进乡镇”“滑县木版年画进社区”等活动近百场,通过展示成品和现场演示印刷过程,介绍滑县木版年画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等,使广大人民群众近距离接触、体验、感受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4.拓宽宣传渠道。利用抖音、公众号、快手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发布短视频、开直播等形式打造与群众交流的新窗口,向更多人推介滑县的特色年画;上线了滑县艺术地图,通过扫码即可定位年画展示馆,并预约线下体验时间;参加河南文旅部打造的“非遗一张图”,点开网页即可“零距离”了解滑县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制作过程,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五、鼓励乡镇、村落实施整体性保护
滑县木版年画传承集中地之一滑县慈周寨镇前李方屯二村现为省级传统古村落,该村将以滑县木版年画为依托申报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进一步保护滑县木版年画相关的文化空间和自然人文环境。
六、促进社会普及教育
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孩子近距离接触、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滑县文化馆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多次开展“滑县木版年画进校园”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作为切入点,向同学们介绍滑县木版年画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等。同时,工作人员还把制作年画的工具带到校园,让同学们动手体验年画的制作,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年画,同学们的脸上满是喜悦与自豪。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对滑县木版年画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使青少年儿童近距离接触、体验、感受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拉近了滑县民俗博物院与青少年的距离。
七、开展交流与合作
1.开展北京恭王府“衲祥祈福 趋吉避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滑县木版年画保护成果展。展览选取展示了滑县木版年画中神像题材的老年画精品和传承人代表作品,并以线稿和彩稿对应的方式,展示滑县木版年画中祖宗轴题材的代表作品。老年画12张、传统版印年画35张、传统年画木版20块。现场演示了滑县木版年画线版印刷流程并向观众展示相关工具、印版等,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赏。
2.参加木版年画对外交流学习活动30余次,其中包括全国十大木版年画继承人精品联展暨传承、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文化走亲 助力边疆”2016 年“吉祥中国,幸福水城” 中国年画展;河南老字号(中原贡品)非遗创新发展文化周;第六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交易会;2018年至今,常年通过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带“滑县木版年画陈列展”进行对外宣传和交流展示;2021年参加“中国卫辉画中比干——文财神专题展活动”;参加2023年苏州举办的“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活动;参加2023年在郑州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一系列交流学习活动。
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工作是一项长期探索的工作,我们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不断寻求滑县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方向,加强与各部门的统筹协调,落实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参与,普及推广滑县传统工艺,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更好地展示让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接近性和个性化。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文化、非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