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滑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5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2-20
作者
来源:
县政协提案委
尊敬的林光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优化安阳市滑县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经与县人民法院、司法局、税务局、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人社局、交通局、市场监管局、金融服务中心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来,滑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及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谋划实施多项创新举措,着力营造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采取主要措施有:
一、规范合法性审查
2024年5月10日,滑县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规范滑县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通知》(滑法政办〔2024〕5号)对政府常务会议题、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协议等合法性审查相关事项进行规范。
二、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一)加快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夯实信息共享基础。
一是积极推进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全县县直部门及相关单位、23个乡镇(街道)、224个中心村(社区)均已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为各部门信息共享,推进“一网通办”打牢基础。二是深化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对县、乡各级骨干网络和各级城域网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区和公用网络区实施县级政务服务外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网络支撑能力。
(二)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一是依托安阳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办事“一次注册、多点互认、全网通行”,提升在线服务成效度、在线办理成熟度、服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和办事指南准确度。目前,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细化到2626项,线上线下业务申请、审批、评价等同一标准,推动网上办事由“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实现“一证通办、全网通办”,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二是“一门集成办理一件事”范围进一步扩大,大力推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实现由“多门”向“一门”、从“找部门”向“找政府”的转变。
三、减轻企业负担
(一)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近年来,滑县税务局聚焦市场主体发展,强化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力度、广度,不折不扣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等组合式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税惠政策精准落实。今年1-5月份,累计落实减税降费6103.42万元。
(二)提高金融服务质效
一是落实降费让利政策。滑县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已有减项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3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50.7亿元,综合贷款利率平均下降0.44个百分点,累计降低利息支出2230万元。截止2024年6月末,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余额2.49亿元,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6%以下,累计降低担保费率支出146万元,真正做到了让利于企、惠民利企。
二是畅通多元化融资渠道。我县充分采用“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常态化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根据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特点,各银行推出抵押贷、科技贷、政采贷、银税贷、商易贷等多种贷款产品,同时针对性开发了相应的生产设备、产品订单抵押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严守金融安全底线。金融系统坚持协调配合,强化分析研判、预警响应、整体联动、集中攻坚、督查等制度的落实,严格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市场准入,强化信用监管,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常态化风险排查,及早防范,规范处置,有效控制了非法集资新发案件。
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县市场监管局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督促撤销非正常专利25项。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治理商标囤积行为,约谈商标注册人1次,避免侵犯经营者权益的商标恶意注册及维权,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全县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及争议处理、维权援助和纠纷调处工作,协助、指导处理知识产权投诉举报15起;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营造和谐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伪造或冒用地理标志等违法行为。
二是县人民法院与滑县公安局建立车辆查控联动机制,交警大队利用大数据优势协助布控扣押车辆,有效破解车难找、车难控问题;持续开展“春剑行动”“豫剑执行”“夏日飓风”等集中执行行动,执行效率和威慑力持续提升。持续推进多元解纷,建立“法院+工商联+商会”商事纠纷调解机制,积极开展诉前委派、诉中委托调解,促进纠纷前端化解。
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一是大力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带人才政策、优质岗位、科技需求等进高校引才,建立良好的供需对接合作关系。
二是加强与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重点创新平台的合作对接,主动对接、积极争取院士团队及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科技型企业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研发平台、中试基地等,鼓励引导重点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建立机制灵活、互赢高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三是与对口高校签订全面合作战略协议,抢抓校地、校企合作机遇,围绕企业用才需求,产教融通,量身定制专业人才。
四是注重培养实用技术人才,鼓励企业依托县职教中心和省内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订单班。
五是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共举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班154期,共培训4205人,合格率为95%以上。坚持短期培训与增强就业技能相结合,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就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至此,培训课程涵盖刺绣、汽车驾驶员、汽车维修工、家政服务、保育员、等二十余种专业。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滑县抢抓高铁经济发展新机遇。配套建设综合客运枢纽站(综合一级站标准),建成后将实现乘客零距离换乘,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二是滑县谋划建设总投资11.29亿元,正线长35.69公里的滑县专用铁路项目,该项目实现了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及周边地区公铁统筹、集约发展。同时,以滑县专用铁路滑县站为中心规划建设滑县公铁智慧物流园,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公铁多式联运,助力滑县建设成为豫北区域物流节点以及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三是滑县先后投资78.63亿元建设濮卫高速滑县段和安罗高速滑县段,境内新增设6个进出口,其中5座互通和1座开放式服务区,濮卫高速贯通通车,安罗高速预计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截至目前,滑县境内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83.55公里,在建高速公路46.01公里,高速路网越织越密,为附近居民出行和企业发展带来便利。
四是滑县累计投资27.01亿元提质改造境内国、省干线公路314.65公里,先后完成了快速通道长虹大道东段、政通大道、长虹大道西段、省道307滑县段、省道306滑县段与国道342滑县段工程项目建设,打造出“田”字型开放式交通新格局,新通车公路里程翻番,交通网络结构显著优化,有效打破制约滑县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环境进一步提升。
感谢对我委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希望以后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