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1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2-15
作者
来源:
县政协提案委
办理情况:A
滑县教育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11号提案的
答 复
郭继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中小学生寄宿的人身安全制度整改的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进行研究和安排落实,现将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一、滑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膳食营养健康
先后出台了《滑县教育局关于加强2019年春季学校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学校食品营养餐安全工作的通知》(滑教〔2019〕46号)、《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滑教〔2021〕3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制度(修订)》(滑教〔2022〕126号)、《滑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滑县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滑教〔2023〕36号)文件,对校园餐食质量安全和膳食营养进行了全面规范,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职责
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学校承担主体责任”总体要求,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督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日常管理、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学校承担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并履行相关职责。
(二)实行网络巡查,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营养餐储藏室”建设
为完善食品配送验收、入库出库、加工烹饪、餐食分发、学生就餐等环节的监控,滑县教育局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和营养餐储藏室监控平台安装工作,目前全县184所食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已达到全覆盖,225所加餐学校营养餐储藏室“千里眼”平台实施率已达100%。
(三)加大督导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滑县教育局始终将食品安全及饭菜质量列入日常督导检查重要内容,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线上检查和线下检查相结合,对营养计划校学生“人籍一致”上报、食堂陪餐、食品入库、出库、留样、食堂供餐食谱公示及饭菜质量等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并跟踪整改情况,切实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及膳食健康。
(四)加大宣传教育,普及营养健康知识
通过微信群、发放宣传页等方式对食品鉴别、食用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安全知识培训。各学校利用晨会、家长会、橱窗、宣传栏、标语等方式,向学生及家长宣讲食品安全及膳食健康知识,并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效预防了学生因饮食不当造成的安全事件发生。
同时联合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开展了2024年校园食品膳食指导技能培训,针对营养改善计划相关政策、膳食营养健康和食堂多样合理搭配等方面对各乡镇中心校营养专干、供餐企业工作人员、部分城区学校食堂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和政策宣讲。
下一步,滑县教育局将加强部门协作,针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餐食营养标准进行联合检查;督促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配餐企业食品安全评估与监管,保障校园师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与卫健部门协同科学制定食谱,不断提高膳食营养水平;统筹谋划长效机制,定期召开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切实保障全县广大师生的舌尖安全。
二、健全教育系统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机制
教育局多措并举,以安全工作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隐患排查整改为基础,以“三零”创建为目标,抓实抓细校园安全工作。落实校园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制度,把校园安全与安全生产工作、三零创建有机结合。教育局为一级网格,党组书记、局长陈卫民同志任一级网格网格长,乡镇中心校、局属学校为二级网格,中心校长、局直属学校校长为二级网格长,各学校为三级网格,学校校长为三级网格长。同时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工作职责,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划分内部安全管理网格,年级、班级、岗位逐级明确校园安全各项职责和任务。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将校园安全管理纳入校长、学校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纳入新任职教师岗前培训。
三、定期开展校园安全排查
以《安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风险隐患细则》320条、《滑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考核细则76条》为标准,督促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坚持“人人讲安全,处处讲防范”安全排查模式,定期开展每月一次全员安全大排查,对大门、围墙、厕所、楼房外立面、体育器材、教学设施、教学楼悬挂构筑物等开展全方位排查。扎实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活动,整治校园安全隐患和周边环境,建立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各学校在开学前、遇极端天气等重要时间节点,按照安全生产法开展不定期安全排查。
四、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严防火灾事故
加强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认真落实宿舍管理值班制度,规范学生宿舍用电用火制度,保障校园安全。2023年8月29日,印发《滑县教育局关于严禁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使用醇基燃料、罐装液化气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学校结合“开学第一课”,将消防安全纳入开学安全教育内容,组织全体师生开展1次消防安全专题培训、1次应急疏散演练、1次灭火实操。11月9日,在全国消防安全日前后,以寄宿制学校为重点,组织全县学校全面开展消防演练、消防法宣传等专项活动。
五、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工作
2024年,教育局在5月份组织开展全县教育系统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活动,教育局准备了20余G容量的消防安全警示视频发到全县各学校,全面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同时也作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课的视频资源,长期利用,以便日常消防教学播放警示。
持续做好消防疏散演练。全县中小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幼儿园每季度至少一次的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截止第二季度末共开展应急疏散演练1824次,极大提高了师生应急避险疏散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师生生命安全。
深刻汲取省内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5月2日河南大学大礼堂突发火情,教育局按照上级要求,立即召开会议,组织全县747所中小学幼儿园深入开展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建立台账,明确人员,限时整改,限时清零,做到闭环管理。截至6月30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隐患全部清零。
打通生命通道。5月17日,印发《滑县教育系统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学校要重点治理学校人员密集场所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铁丝网、户外广告牌等障碍物,以及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等问题,各中心校、局属各学校明确人员责任分工,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管控。截至目前,全县教育系统共拆除防盗窗20053个,涉及学校207所。
教育局、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消防管理的通知》,按照文件要求,经各中心校、局属学校推送,教育局共推选“消防安全教育课视频”3套,消防主题绘画作文目前共征选22篇,其中绘画21篇,作文1篇。
教育局将持续组织好校园安全教育与隐患排查整改,压实各级责任,切实让师生掌握安全知识,树牢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障校园安全。
六、多渠道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一是成立了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全面规划指导全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了县、乡、校三级心育工作专业团队。
二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全力保障中小学课时安排,开齐上好心理健康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构建“阳光成长课程”体系。通过专题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青春期专题教育等,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人格健康发展。
三是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学校实行“倾听1刻钟”行动计划,让每个学生每天与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结合自我报告、日常观察等方式,有效掌握困扰学生的具体压力源和情绪行为问题,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研判、心理疏导、日常帮扶和档案建立工作。
四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县教育局邀请心理健康教育知名专家及我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对学校管理者、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三支队伍进行系统化专业培训,帮助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提升其专业素养。近几年,县教育局已组织心理健康线上线下培训累计10次,参与人员达10000余人次。
五是拓宽心理服务渠道。选聘20名专业教师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开通心理服务热线:4006960266。在线倾听来访者心声,及时疏导情绪,缓解学习、生活压力。热线自开通以来,共接听咨询电话400余个,累计时长达3000多分钟。志愿者对多起危机热线进行了成功干预,有效化解了心理健康风险。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公布开放时间,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或团体辅导,帮助来访学生排解心理困扰。
六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评。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2024年,已利用我县开发的“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全县171080名学生进行了线上心理健康测评,结合班主任观察、面谈评估等渠道,全面了解学生身心状况,对有心理问题学生分级分类加以干预辅导、并进行跟踪、转介。
七是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干预。学校在定期开展心理普查测评基础上,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有心理障碍“三个清单”学生。对“三个清单”学生分类建立台账,明确帮扶人,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生活帮助、学习帮扶、情感关怀、心理疏导等关爱帮扶工作。
八是开展心育特色活动。连续举办三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全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内涵、特色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5月,围绕“五育并举 促进心理健康”主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漫画、心理剧、心理教育宣传栏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宣传月期间,全县共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510余次,评选出心理漫画、心理手抄报优秀作品620余份,向市教育局推荐。其中300余份漫画、手抄报作品获奖,并在安阳市教育局“心理健康,向阳而生”心理漫画、心理健康手抄报优秀作品展上展出。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九是健全家校社医协同育人体系。联合各方面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力量,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家庭教育实践等活动。开设家长心理课堂,组织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家访,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重点群体列入重点家访对象,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谐亲子关系,形成育人合力;长期与新乡医学院心理学院专家团队、滑县人民医院合作,落实校医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满足师生多元化心理服务需求,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危机个案的发生。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