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8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2-14
作者
来源:
县政协提案委
办理情况:B
滑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85号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张方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提案》(第28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环境治理工作
(一)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县财政每年投入资金5997万元,用于全县农村地区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现了“户投放、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运行管理体系。目前有乡镇转运设备28台、大型压缩箱50台、村收集设备210辆、240升垃圾桶32000个、3.5立方垃圾箱1050个;配备保洁员2713名,满足了农村环卫工作需要。
(二)开展“三清零”整治。为巩固提升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整治成果,我们制定了《2024年滑县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三清零”活动实施方案》,重点解决春节前后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乱倒乱扔,夏收和秋种后村内外、道路两侧积存的农作物秸秆问题,农机具无序摆放、杂草丛生等各种乱象问题。抽调县农业农村、城管、住建、教育等10个单位,成立11个实地查看组(农业农村局2个组),对全县规划区外的982个村进行逐村查看。3月12日启动的春节后“清零”工作已经较好地整治完成;夏收后“清零”整治工作已于6月21日启动,8月9日结束,合格974个村,占需验收村的99.29%,剩余2个乡镇(街道)的7个村,由县人居办直接紧盯整改,目前现已转入长效保持阶段。
(三)加强宣传引导。农民群众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重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2024年以来,我们在县电视台录制播放农村人居环境电视专题片40余期,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好做法、好典型;1—7月份报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公众号信息1200余篇,印发宣传页10000份,宣传版面(简易)500个,形成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统一录制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录音2期,开启村内“大喇叭”,宣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印制5000余个人居环境举报公示牌,张贴于全县村内显著位置,其中2024年以来,县人居办受理群众举报(咨询)电话16起,并全部予以办理。
(四)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我们总结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16项制度,印发了《滑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汇编(试行)》,要求各乡镇(街道)充分消化吸收,结合自身实际,具体制定自己的长效机制。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村民、村干部包坑塘、包村内林地等方式,实行胡同长、片长、街长等制度,进一步明确村两委干部、保洁员、公益岗的职责和责任区域,清理村内房前屋后杂草、杂物、污水、广告等,保护绿化苗木。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今年3月3日,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军华在全县人居环境大会上强调,要多渠道筹资,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入社会资金投入。近几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一是实施背街小巷硬化,奖补商砼使用量的60%。2021—2023年县财政投入奖补资金1.47亿元,硬化胡同3.4万余条,长度2000余公里;2024年将对全县修建的1500条胡同进行奖补,目前正在验收,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背街小巷硬化全覆盖。二是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奖补。2020年以来,全县奖补改厕户110775户,奖补资金8395万元,2024年42个整体推进村指导性任务2300户,已完成1400余户。三是实施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奖补。县财政对全县26个重点村按基础设施投资额的60%进行奖补,奖补金额2522万元。四是开展路网内“四差路”奖补。县交通局2024年计划修建“四差路”150公里,总投资5000余万元,乡村仅自筹15%,将于近期开工建设。五是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建设,加快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积极推进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京能滑县100MW风电项目目前已并网13台风机,并网规模8.125万千瓦;大力推进太阳能高效利用,根据电网承载力情况,分区域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鼓励发展农村户用屋顶光伏,增加清洁能源供给。
三、利用政策,持续投入
2021年以来,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共投入统筹整合资金3.1亿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1919个,统筹兼顾脱贫村和非贫困村实际情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重点向村内年久失修道路、饮水安全设施等项目进行倾斜。其中2021年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规划共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76个、10197万元,2022年项目349个、8247万元,2023年项目748个、7550万元,2024年全县项目546个、5614万元。
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一是开展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截至2023年底,全县农村集体总资产29.14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3.33亿元,占比45.7%;集体土地总面积234.29万亩,其中农用地203.57万亩(含未承包到户耕地5.76万亩)、建设用地28.93万亩。二是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指导意见。开展了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全县共界定137.9万人、41.3万户,三是对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进行量化,赋予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占有权、收益分配权。四是建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制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按照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监事长,赋予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集体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生产发展与服务、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等职能,全县共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1017个。五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全县23个“三变”改革试点村共分红14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7万元。
五、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
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突出建机制、聚合力,强基础、补短板,提亮点、树品牌,重点抓好“五星”支部创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巡视巡察持续整改、党员教育发展等工作。
(一)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今年年底每个村将有1至2名成熟可用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同时,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后备力量提升学历,对报考大专及以上院校且当选的人员,市、县、乡三级进行适当奖补,同时探索建立工作报酬与学历挂钩机制。
(二)抓实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我县在精准选派驻村干部的基础上,打好建强班子、提升环境、壮大产业、用好阵地“四套组合拳”,高质高效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通过选派、补选等方式调整、补充5名支部书记,从返乡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中吸收培养了38名后备干部。将35岁以下的实用技术人才、务工经商成功人士、优秀农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列支专项经费900万元,专门奖补软弱涣散村“绿化、亮化、硬化”等项目。组织交通、文广体旅、乡村振兴等县直部门实地核验,确定扶持项目42个,统筹项目扶持资金925万元,项目已着手实施。在硬件建设方面,对软弱涣散村新(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每平方米奖补600元。
(三)抓牢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目前我县有党员6.8万余名,其中农村党员4.7万余名。研究制定《关于解决农村党支部多年不发展党员问题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全方位、多维度构建发展党员全流程责任体系,明确要求每个村每2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拓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目前已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暨党纪学习教育培训班”2期600人。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人民群众、各级政协委员的要求,距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还有差距。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共同绘就乡村美好画卷。
再次感谢张方强委员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