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2-14
作者
来源:
县政协提案委
办理情况:B
滑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5号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卜令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建美丽乡村的提案》(第20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4年,县农业农村局作为牵头单位,紧紧围绕乡村建设主要内容,高标准编制1张蓝图,聚焦农村道路畅通、人居环境整治等8项专项行动,统筹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4项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筑牢基层组织和农村精神文明2个乡村根基,努力打造魅力乡村,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谋划部署
按照“统筹安排、补齐短板,突出重点、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选取白道口、留固镇、牛屯镇等3个乡镇作为乡村建设示范乡镇创建单位,白道口镇崔郭庄村等村作为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单位,白马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为基础的“田村一体”示范片区创建单位,聚合资源捆绑投放,目前已打造出“百美乡村”堤上村、网红打卡地标东小庄村等先进典型,为全县乡村建设探索路子、找准目标。
二、绘好“1”张蓝图,引领乡村发展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由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地质物探测绘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目前已开展多轮阶段性调研、座谈,对接了相关规划、梳理了重点项目;19个非中心城区外乡镇均完成了城镇、农业、生态等“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成果已正式启用。我县713个行政村除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20个村不需编制村庄规划,其余693个行政村结合村庄发展需要开展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做到了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其中开展新版实用性村庄规划1个,通则式村庄规划692个。
三、聚焦“8”大工程,提升乡村品质
一是完善路网建设,强化监管养护。实施普通国省道次差路段路面改造项目,优化农村客运线路,改造客运班线。在全县域客运班线通村率100%的基础上,完成了60个建制村公交化运营改造任务,极大地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乡条件。二是提升供水保障,提高饮水质量。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该项目涉及9个乡镇,13处水厂的改造任务,包括管网改造工程、供水站改造工程等。三是推进能源建设,巩固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建设,加快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积极推进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京能滑县100MW风电项目目前已并网13台风机,并网规模8.125万千瓦;大力推进太阳能高效利用,根据电网承载力情况,分区域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鼓励发展农村户用屋顶光伏,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四是聚焦网络基建,助力数字乡村。持续实施农村5G 和4G网络覆盖、光纤宽带网络覆盖、信息化提升、网络信息惠民等五大工程,重点场景、热点区域、农村热点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持续开展农村4G 网络优化,提升农村高速率宽带用户占比。五是完善节目传输覆盖,推进智慧广电服务。县级应急广播建设项目已建设,依托滑县智慧工程基础和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智能化改造工程,完成滑县雪亮升级改造工程,对乡镇站监控平台及公安局监控系统平台机房硬软件系统做好升级改造及五年内更新维护,增加安全系统。六是健全物流服务网络,加强冷链物流建设。三科智慧农商城、安阳市圣君实业有限公司、滑县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已完成建设。安阳圣君实业有限公司、白师傅实业有限公司等连锁商超在十几个乡镇都有连锁超市,极大满足了乡镇群众的消费。行政村邮政快递服务通达率达到100%。七是推进农房安全管理,强化农房建设指引。统一组织建筑工匠到滑县筑英建筑培训学校进行培训,农房建设设计图册已下发23个乡镇(街道办),从房屋布局、结构设计、风貌管控等方面指导农户住房建设。全县已申请成功11个省级传统村落。八是开展全域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三清零”活动,抽调县农业农村、城管、住建、教育等10个单位,成立11个实地查看组(农业农村局2个组),对全县规划区外的982个村进行逐村排查整治。全县21座标准化垃圾中转站每日平均运往焚烧厂垃圾量达650吨,做到了垃圾的密闭化压缩收集、转运,全县所有村庄实现了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管理体系。
四、统筹“4”项公共服务,厚植乡村底蕴
一是统筹布局教育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序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学校建设,持续开展数字校园星级评定,逐步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持续推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实惠及乡村教师的生活补贴。坚持控辍保学常态化清零,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二是均等发展有力推进,深度激发文化活力。打造成功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2个(城关街道东小庄村、枣村乡堤上村民宿)。“云上滑州”实现了与省市“文化豫约”的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县图书馆、文化馆和23个乡镇(街道)的分馆建设了数字化网络平台,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三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农民健康服务水平。县域内2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中均达到基本标准;以高标准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为试点,统筹做好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规划。依托国家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省基层卫生人才工程,加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为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实现了困难群众全参保。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基本实现全覆盖。
五、筑牢“2”大根基,强化乡村善治
(一)建强基层组织,筑牢基层堡垒。一是三级联动创先补短板。积极探索推广“党建引领 双社联动”瓦岗寨模式,由乡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牵头村党组织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统一开展农事管理,推动群众降本增收,参与村能够增加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着力打好建强班子、提升环境、壮大产业、用好阵地“四套组合拳”,高质高效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调整一批支部书记,纳入一批后备干部,培养一批年轻党员,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列支专项经费900万元,专门奖补软弱涣散村“绿化、亮化、硬化”等项目。同时组织交通、文广体旅、乡村振兴等县直部门实地核验。推行“一村一警务助理”和“警网融合”运行机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防范和隐患排查、联络民警服务群众等工作。三是推动“党员联户”机制。指导各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为每名有能力的党员确定10至15个农户作为联户对象,推动形成“党支部+党员联户+群众”服务网络。三夏生产期间,积极号召广大农村联户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联户群众家中了解困难,在农机调度、抢收抢种、收购收储等环节给予帮助,确保不误农时、颗粒归仓。
(二)提升乡风文明,筑牢文化屏障。一是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助推农村乡风文明。截至目前,我县共创成国家级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镇9个,市级文明村镇31个,县级文明村镇686个。二是开展移风易俗集中整治,制定《关于在全县农村移风易俗领域开展问题排查集中整治工作方案》,联合6家成员单位,聚焦高额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三是充分利用电视台、云上滑州、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宣传平台,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设置“移风易俗”专栏,发布宣传信息30余条;5月7日,举办了以“让婚姻始于爱 让彩礼归于零”为主题的集体婚礼,倡导新时代的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婚恋观;创作小品《喜事新办》、三句半《移风易俗树新风》等文艺作品并广泛宣传,营造“倡导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实施项目带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24年滑县乡村建设项目库入库项目66项,计划总投资78619.35万元,目前已开工42项(其中19项已完成),完成投资46248.66万元。项目库项目全部纳入任务清单管理。近几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一是实施背街小巷硬化,奖补商砼使用量的60%。2021—2023年县财政投入奖补资金1.47亿元,硬化胡同3.4万余条,长度2000余公里;2024年将对全县修建的1500条胡同进行奖补,目前正在验收,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背街小巷硬化全覆盖。二是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奖补。2020年以来,全县奖补改厕户110775户,将补资金8395万元;2024将对2300户改厕户进行奖补。三是实施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奖补。县财政对全县26个重点村按基础设施投资额的60%进行奖补,奖补金额2522万元。四是开展路网内“四差路”奖补。县交通局2024年计划修建“四差路”150公里,总投资5000余万元,乡村仅自筹15%,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七、百名代表委员联百村,助推乡村建设
以“党建引领美环境,代表委员在行动”为主题,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治理标准、建设美丽家园”为目标,组织全县“两代表一委员”中的近 300名企业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每人包联一个环境整治重点村或难点村,聚焦突出问题,协助开展综合治理提升,使全县农村尽快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县美丽乡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人民群众、各级政协委员的要求,距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还有差距。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共同绘就乡村美好画卷。
再次感谢卜令权委员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