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5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2-14
作者
来源:
县政协提案委
办理情况:B
滑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55号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王朝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滑县魅力乡村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与关注。
2024年,滑县紧紧围绕河南省乡村建设“1842”主要内容,高标准编制1张蓝图,聚焦农村道路畅通、人居环境整治等8项专项行动,统筹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4项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筑牢基层组织和农村精神文明2个乡村根基,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谋划部署方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谋划部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乡村建设工作,多次对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专题部署。乡村建设行动专项小组及行动专班对乡村建设各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情况经常进行督导,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按照“统筹安排、补齐短板,突出重点、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选取白道口、留固镇、牛屯镇等3个乡镇作为乡村建设示范乡镇创建单位,白道口镇崔郭庄村等村作为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单位,白马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为基础的“田村一体”示范片区创建单位,聚合资源捆绑投放,目前已打造出“百美乡村”堤上村、网红打卡地标东小庄村等先进典型,为全县乡村建设探索路子、找准目标。
(二)加强顶层蓝图设计规划,引领乡村发展。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由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地质物探测绘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目前已开展多轮阶段性调研、座谈,对接了相关规划、梳理了重点项目;19个非中心城区外乡镇均完成了城镇、农业、生态等“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成果已正式启用。我县713个行政村除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20个村不需编制村庄规划,其余693个行政村结合村庄发展需要开展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做到了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其中开展新版实用性村庄规划1个,通则式村庄规划692个。
二、提升建设方面
(一)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路网建设,强化监管养护。实施普通国省道次差路段路面改造项目,优化农村客运线路,改造客运班线。在全县域客运班线通村率100%的基础上,完成了60个建制村公交化运营改造任务,极大地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乡条件。二是提升供水保障,提高饮水质量。实施滑县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全部达标,实现了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四化标准。三是推进能源建设,巩固农村电网。加快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优化农村地区网架结构,积极推进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加强风电建设与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乡村发展有效衔接。大力推进太阳能高效利用,鼓励发展农村户用屋顶光伏,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四是聚焦网络基建,助力数字乡村。持续实施农村5G 和4G网络覆盖、光纤宽带网络覆盖、信息化提升、网络信息惠民等五大工程,重点场景、热点区域、农村热点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持续开展农村4G 网络优化,提升农村高速率宽带用户占比。五是完善节目传输覆盖,推进智慧广电服务。县级应急广播建设项目已建设,依托滑县智慧工程基础和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智能化改造工程,完成滑县雪亮升级改造工程,对乡镇站监控平台及公安局监控系统平台机房硬软件系统做好升级改造及五年内更新维护,增加安全系统。六是健全物流服务网络,加强冷链物流建设。三科智慧农商城、安阳市圣君实业有限公司、滑县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已完成建设。安阳圣君实业有限公司、白师傅实业有限公司等连锁商超在十几个乡镇都有连锁超市,极大满足了乡镇群众的消费。行政村邮政快递服务通达率达到100%。七是推进农房安全管理,强化农房建设指引。统一组织建筑工匠到滑县筑英建筑培训学校进行培训,农房建设设计图册已下发23个乡镇(街道办),从房屋布局、结构设计、风貌管控等方面指导农户住房建设。全县已申请成功11个省级传统村落。
(二)持续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三清零”活动,重点解决春节前后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乱倒乱扔,夏收和秋种后村内外、道路两侧积存的农作物秸秆问题,农机具无序摆放、杂草丛生等各种乱象问题。3月12日启动“春节后清零”验收,11个验收督导组,实行逐村验收推进的工作机制,目前验收工作已结束。成立13个排查督导组,针对县域内的3条高速、10条国省道、142条县乡道路及两侧视线内进行排网式排查,共出动车辆130余辆次,出动人员400余人次,全县共排查县域内国、省、县、乡等道路沿线1400余公里,清理生活垃圾3000余吨,清理路边坑塘1382口,清理路边沟渠573公里,开展绿化188606株,发动群众321398人次,全县路域环境明显提升。全县21座标准化垃圾中转站每日平均运往焚烧厂垃圾量达650吨,做到了垃圾的密闭化压缩收集、转运,全县所有村庄实现了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管理体系。
(三)整合现有资源发展好主导产业。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八里营镇西苑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道口镇街道、八里营镇、高平镇、焦虎镇屯集村、城关街道史固村)。进一步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工作的更深入发展,因地制宜加强规划和指导,针对乡镇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八里营镇龙苑新村、城关街道史固村、高平镇是以温棚瓜菜为“一村一品”发展模式;道口镇是以特色食品加工为“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四)因地制宜推动新农村建设。2024年,滑县693个行政村结合村庄发展需要开展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开展新版实用性村庄规划1个,通则式村庄规划692个。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展白马坡“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创建,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及有关要求,2024年创建9个引领村,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7个美丽村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在已建成9个引领村、17个美丽村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打造16个洁美村,初步形成村庄靓丽、生态和谐、产业兴旺、特色彰显的示范片区联动效应,为全县建设和美新农村树立标杆。
三、挖掘保护及发展方面
(一)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厚植乡村底蕴。一是统筹布局教育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序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学校建设,持续开展数字校园星级评定,逐步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持续推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实惠及乡村教师的生活补贴。坚持控辍保学常态化清零,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二是均等发展有力推进,深度激发文化活力。打造成功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2个(城关街道东小庄村、枣村乡堤上村民宿)。“云上滑州”实现了与省市“文化豫约”的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县图书馆、文化馆和23个乡镇(街道)的分馆建设了数字化网络平台,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三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农民健康服务水平。县域内2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中均达到基本标准;以高标准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为试点,统筹做好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规划。依托国家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省基层卫生人才工程,加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为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实现了困难群众全参保。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筑牢文化屏障。一是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助推农村乡风文明。截至目前,我县共创成国家级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镇9个,市级文明村镇31个,县级文明村镇686个。二是开展移风易俗集中整治,制定《关于在全县农村移风易俗领域开展问题排查集中整治工作方案》,联合6家成员单位,聚焦高额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三是充分利用电视台、云上滑州、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宣传平台,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设置“移风易俗”专栏,发布宣传信息30余条;5月7日,举办了以“让婚姻始于爱 让彩礼归于零”为主题的集体婚礼,倡导新时代的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婚恋观;创作小品《喜事新办》、三句半《移风易俗树新风》等文艺作品并广泛宣传,营造“倡导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资金政策扶持方面
(一)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美丽乡村建设产业,依托现有自然资源、文化遗产等乡村独特优势,因地制宜谋划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全域魅力乡村发展格局。
(二)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安排的相关资金,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有针对性地将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进行打捆使用,集中财力支持乡村建设工作。
非常感谢王朝辉委员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恳请今后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祝您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万事如意!